電子科技大學李博聞教授誠聘光學博士后

方向:光學頻率梳,光纖傳感,光學氣體傳感,光纖鎖模激光器等研究方向
1. 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35周歲及以下,特別優(yōu)秀者可適當放寬 (我們更看重能力,而不在乎年齡)
2. 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對崗位研究方向感興趣
3. 在以上方向有較為豐富的研究經歷 (只要您具備光學背景,便非常歡迎您聯系我們,作進一步了解)
1.工作單位:電子科技大學,工作地點在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qū)
2.資助標準為 30-35萬/年, 若入選“博新計劃或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年薪40萬+)
3.提供博士后公寓(免租金)或租房補貼
4.享受學校教職工子女入園入學政策,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擇校政策
5.在站期間可以申請職稱評審
6.鼓勵和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間到國外開展合作研究
7.優(yōu)秀者可聘任為學校教師(如申請電子科大“百人計劃”,學院研究崗位等)
8.具體的待遇面談 (我們將竭力提供您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薪資?。?/span>
頻梳傳感實驗室(Frequency comb sensing Lab)由國家優(yōu)青李博聞教授擔任負責人。主要依托 “信息與通信工程”雙一流A+學科,是光纖傳感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IEEE/OSA/SPIE Fellow、CJ學者、杰青饒云江教授領銜,擁有多位國家級青年人才,在光纖頻率梳及其應用領域積累深厚,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承擔了包括重大重點項目在內的多項國家、部委、國防和業(yè)界的研究課題,總經費超過1億元。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等知名期刊發(fā)表超過400篇研究論文,獲得了多項國家、國防和省部級科研獎勵,搭建了C+L波段光纖激光頻率梳、微腔集成頻率梳的2類6種樣機,開發(fā)了uDAS、uLOFS等一系列性能卓越、國際領先的光纖傳感系統(tǒng),先后與華為、中天、之江實驗室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單位全方位合作,實現了多項技術的應用推廣和成功產業(yè)化。
頻梳傳感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纖單腔雙頻梳、微腔頻梳、基于光頻梳的光纖分布式傳感與氣體傳感。現有博士生4名,碩士生7名,本科生8名。實驗室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國內多所一流大學具有密切合作。
課題組學術氛圍自由平等,尊重學生研究興趣,強調“求真求實、格物致知”的科學精神、“規(guī)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工程精神,重視國家重大需求,力爭做對社會真正有價值的科研。課題組倡導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鼓勵學生在完成研究任務之余積極發(fā)展個人興趣愛好,健康工作,快樂生活。課題組每周組織集體羽毛球運動。目前課題組擁有80平米實驗空間,完備的硬件條件,以及充足的研究經費,可以為博后研究工作提供充全方位支持。
李博聞教授,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青年人才。2017年博士畢業(yè)于香港大學,2018年至2022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近年來以超快光學計量為特色研究手段,揭示了若干頻梳瞬態(tài)動力學機理,研發(fā)高能單腔光纖雙頻梳架構。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Optica》等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榮獲2021全球唯一的超快光學青年獎Couillaud Prize,持有美國發(fā)明專利4項,在美國合作創(chuàng)立Poseidon Photonics有限公司,研發(fā)小型化高能雙頻梳系統(tǒng)。擔任Frontiers客座編輯,以及OSA,IEEE旗下7個權威期刊審稿人。李博聞教授主頁:https://faculty.uestc.edu.cn/libowen/zh_CN/index.htm
請將個人簡歷發(fā)至李教授郵箱bowen.li@uestc.edu.cn(請以“博后應聘+姓名+高校人才網”為郵件主題和文件名)?!?b style="mso-bidi-font-weight:normal">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