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介紹
“可持續(xù)發(fā)展未來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以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領軍,以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等青年教師為骨干,依托電子科技大學的材料和化工學科。研究方向涵蓋三個主要方向:i)寬禁帶半導體薄膜和低維電子/量子材料的精準構筑和器件研發(fā),ii)抗腫瘤藥物和技術、腫瘤內免疫調節(jié)和生物智能傳感,iii)儲能電池與催化。
二、合作導師
麥克×愛什福德教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在寬禁帶半導體薄膜和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生長機理(分子反應動力學)與光電器件應用等領域獲得了系列重要成就,已發(fā)表SCI論文500余篇,其中在Science和Nature正刊和子刊發(fā)表論文9篇,論文總引用17000余次。
于淼教授:先后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國家級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新型功能材料的精準合成和生長機理、單原子層二維半導體、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和新型電池、診療一體化納米粒子的設計及應用、智能化高靈敏生物檢測和傳感器等方向研究。已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包括Nat. Chem.、Nat. Mater.、Nat. Commun.、JACS、Angew. Chem.、Energy Environ. Sci.、Phys. Rev. Lett.等,一作或通訊文章7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0余項。先后獲省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省自然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發(fā)明協(xié)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獎一等獎。
三、需求方向
1.二維有機半導體的制備、反應動力學研究(生長機理研究)與電子/光電/量子器件應用、密度泛函和分子動力學理論計算。
2.抗腫瘤納米診療制劑的研發(fā)及應用、腫瘤內生菌與腫瘤微環(huán)境免疫調制。
3.新型納米敏感材料、新型電學/光學傳感技術方法、應用于醫(yī)學診斷、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食品檢測的便攜式設備、人工智能的傳感器應用。
4.新型納米能源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其在儲能器件和電催化等領域的應用。
四、相關要求
1.年齡原則上在35周歲以下,已取得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
2.具有獨立科研工作能力、較好的英文閱讀及表達能力,能獨立撰寫項目申請書并開展課題。
五、薪資與待遇
1.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含省市補貼不低于25萬元/年),享受五險一金等福利待遇,入選國家和四川省各級博士后人才計劃者,按相關要求匹配薪酬待遇更優(yōu)。
2.課題組根據(jù)科研成果產出提供額外獎勵,學校提供博士后人才公寓或租房補貼,在站期間享受在編職工醫(yī)療和子女上學同等待遇,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擇校政策。
3.支持聘期內以項目主要負責人申請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基金。
六、聯(lián)系方式
有意申請者將個人情況(包括個人簡歷、論文情況、獲獎情況等,并說明預計到崗時間)以“博士后+姓名”發(fā)送到郵箱,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postdoctor.uestc.edu.cn/info/1013/2305.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