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院及課題組簡介: 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杭州)楊阜基研究員團隊、清華大學符汪洋副教授課題組(材料學院)致力于面向生物化學感應的關鍵功能材料設計與應用基礎研究,具備充足的科研經費,同時擁有完善的低維材料制備與表征、化學與生物傳感性能測試系統(tǒng),并且可共享清華大學和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微納加工中心加工與測試設備、北京市電子顯微中心等其他國內一流的實驗室平臺資源。 課題組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2025年度計劃招聘博士后2-3名,研究方向包括生化傳感器、細胞及分子檢測、DNA測序與合成芯片、智能傳感器的AI算法與集成。課題橫跨材料、化學、生物、微納技術、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注重跨學科團隊合作。 合作導師介紹 符汪洋,清華大學副教授,圍繞生化傳感材料和器件研究方向,解決了信息功能材料與生命健康交叉領域中微弱生化信號傳感的一些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在公共衛(wèi)生和國家生化安全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至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論文總計被引用4000余次。申請或授權發(fā)明專利20余項。承擔和參與國家青年高級人才項目、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專項、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課題、基金委面上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等10多個科研項目,曾獲2024年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受邀擔任Materials Futures和Moore and More期刊編委,擔任環(huán)太平洋陶瓷會議(PACRIM)、先進陶瓷國際會議(CICC)及Graphene等國際會議的分會召集人和主席等。 楊阜基,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杭州)研究員。博士畢業(yè)于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通訊學院,先后就職于數(shù)家知名歐美通訊、芯片企業(yè),有30年的芯片業(yè)界經驗,參與研發(fā)過首顆零中頻全集成RF手機收發(fā)機芯片、Beamforming天線陣基站收發(fā)機芯片、手機電源管理芯片、光通信收發(fā)機芯片、高速串口通訊電路、傳感器接口電路、模擬計算電路和嵌入式存儲器等產品。在包括IEEE ISSCC,JSSC和CICC等業(yè)界頂級會議、期刊上發(fā)表數(shù)篇論文,被授予16個美國專利。目前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人體生理信息檢測芯片、生物傳感器陣列芯片、智能感知的AI算法和神經形態(tài)計算、超低功耗近距無線數(shù)據(jù)傳輸?shù)取? 凌永權: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杭州)研究員;國家青年千人、廣東省珠江學者。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學博士。曾任英國King's College London、University of Lincoln講師、Reader,廣東工業(yè)大學百人計劃特聘教授?,F(xiàn)任IEEE CAS及IEEE IES技術委員會成員、多個IEEE期刊編委,曾在數(shù)個IEEE國際會議發(fā)表Keynotes、Plenary和Tutorial。研究方向包括時頻分析、最優(yōu)化理論、人工智能、非線性數(shù)字信號處理系統(tǒng)、控制理論、人體信號處理等。發(fā)表論文130余篇,受權專利5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