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簡介
交大-瑞金-聯(lián)影“醫(y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4月,為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屬跨學科、跨學院二級學院,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聯(lián)影醫(y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研究院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瑞金醫(yī)院北部院區(qū),擁有2000平米的實驗、辦公及輔助空間,可同時容納10臺技術最先進的醫(yī)學影像設備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研究院以發(fā)展世界領先水平高端醫(yī)學診療技術為宗旨,通過產學研醫(yī)深度結合,實現(xiàn)醫(yī)學影像與放療技術的創(chuàng)新研究和技術轉化,研究方向包括高端醫(yī)學成像技術(磁共振/CT/分子影像)、圖像引導治療技術、影像大數(shù)據(jù)及人工智能等。同時,研究院與上海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合作,通過建立跨學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機制,培養(yǎng)醫(yī)學診療技術領域里的高端人才。
研究院團隊人才濟濟,擁有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首席科學家3名、國家高層次人才2名、上海市高層次人才5名。團隊成員近五年共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5項,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6項,上海市科委項目5項,發(fā)表SCI論文120余篇,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yī)學科技獎二等獎以及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
二、合作導師介紹
邵星鋒課題組
邵星鋒,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交大-瑞金-聯(lián)影“醫(yī)學影像先進技術研究院”PI。實驗室聚焦面向臨床的高時空分辨率前沿功能磁共振序列開發(fā)及圖像重建算法,以及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應用。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助理教授,主持兩項NIH項目(R01 PI、U19 sub-PI)。開發(fā)了多種基于動脈自旋標記(ASL)的MRI序列及重建算法,包括體部ASL、超高場cortical laminar ASL、血腦屏障水交換成像技術等。研究曾獲NIH主任博客報道,其工作被評為Alzheimer’s and Dementia、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等雜質最受歡迎下載論文、編輯推薦文章。曾獲ISMRM W.S.Moore Young Investigator finalist (2019) and I.I.Rabi Young Investigator finalist (2023), OCSMRM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and ISNV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獎項。入選國際醫(yī)學磁共振學會青年會士、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計劃、上海市高層次海外人才項目等。
代表性論著:
1.Age-Related Decline in BBB Function is More Pronounced in Males than Females.eLife.2024.doi: 10.7554/eLife.96155.3.
2.Quantification of blood-brain barrier water exchange and permeability with multidelay diffusion-weighted 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23.doi: 10.1002/mrm.29581.
3.Water exchange rate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s associated with CSF amyloid-β
4.Laminar perfusion imaging with zoom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 at 7 Tesla.Neuroimage.2021.doi: 10.1016/j.neuroimage.2021.118724.
5.Mapping water exchange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sing 3D diffusion-prepared arterial spin labeled perfusion MRI.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2019.doi: 10.1002/mrm.27632.
三、博士后招收方向及要求
磁共振序列開發(fā)(MRI contrast、accelerated acquisition、Ultra-high field, etc)、圖像重建算法研究(Denoising、Under-sampled kspace reconstruction、Model-based reconstruction、Deep learning)、臨床統(tǒng)計分析等。
招收要求:
1.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生物醫(yī)學工程、醫(yī)學物理、生物技術信息、計算機專業(yè)博士學位等相關專業(yè)。
2.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及良好的科研潛力,品學兼優(yōu),身體健康。熟練掌握Python, C/C++等語言編程,有磁共振領域高質量文章(MRM、JMRI、NeuroImage等)發(fā)表者優(yōu)先考慮。
四、相關待遇
1.基本薪酬 24-30 萬,科研績效獎勵另計。
2.根據(jù)國家和上海市政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3.鼓勵并支持博士后申請各類博士后基金項目和人才計劃,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境外交流項目),助力青年人才成長和發(fā)展。
4.入選國家"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計劃B檔C檔、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可享受各類人才培養(yǎng)項目在崗津貼和科研經費。
5.業(yè)績突出者可在站申報副研究員。優(yōu)秀博士后出站,可通過醫(yī)院當年度公開招聘方式,優(yōu)先全職入編。
6.享有員工伙食補貼、員工體檢、就餐優(yōu)惠、門診就醫(yī)優(yōu)先政策等。
7.協(xié)助辦理上海戶籍、申請上海市人才公寓。
五、申請方式
1.請掃描二維碼,填寫基本意向。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2.請將相關材料電子版(包括:個人簡歷、學歷證明、科研成果證明材料等)郵件發(fā)送至合作導師聯(lián)系人姚老師郵箱Ykmkimi@163.com,并抄送ruijinboshihou@163.com,郵件名:“博士后應聘+姓名+合作導師”。
聯(lián)系電話: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UnZSVPUy4ro64ZntX-T4RQ
更多最新醫(y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y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