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老師才能只做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師怎么能教出來積極樂觀的孩子呢?”
最近,鄭州一名女教師工作3個月跳樓輕生的事引起廣泛關(guān)注,同為教師的我看到新聞,感到十分痛心。
按新聞報道,教師小呂是今年8月考上教師編的,然而,立志投身教育的她工作短短三個月,卻選擇了跳樓輕生。
至于輕生的原因,可能與學校課外工作壓力有關(guān)。
據(jù)說,除了教學工作,小呂還有很多教學以外的任務——寫宣傳稿,準備各種材料等,還要應付上級的檢查。小呂留下的遺書,形容自己像是進入了牢籠,“每天都提著最后一口氣上班”。
直到有一天,小呂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年僅23歲,她還那么年輕。
但我感到痛心,或許還因為小呂遺書中的“控訴”,其實我并不陌生。事實上,很多教師,都在做著不屬于教師的事情。
因為見識過,所以更理解她的痛苦。
01.
學校要搞教學,但不能只搞教學
雖然我在高校就職,但不管是中小學還是高校,教師被無關(guān)事情侵占精力,幾乎是家常便飯。
學校是搞教育的地方,老師不能只搞教學,老師得搞科研,得搞行政,還得搞雜七雜八的。
截圖自小紅書
就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除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教師要參加會議活動,指導學生,改論文,寫材料,填報資料,跑行政辦手續(xù)等等。最煩的是各種臨時通知和形式主義,時不時會被拉去湊人頭開會,應付領導。
很多人羨慕教師有寒暑假,但實際上,教師在暑假也沒辦法好好休息,集中培訓、教學研修、申請課題……有的老師還會被安排去做招生工作。
教師身兼數(shù)職,事情多且雜,然而領導還怕你太閑。
02.
年輕教師往往首當其沖
在這之中,新教師大概當屬最慘。因為職稱的緣故,工資是最低的,但是要做的事卻是最多的。老教師不愿意做的,往往由新教師做。
老教師經(jīng)驗豐富,總是能夠搶占課時,新教師想上課,資歷還不夠,等你資歷夠了,專業(yè)課也會優(yōu)先讓給老教師,而課時不夠是要扣錢的,很多新教師就只能上一些不想上的課。
截圖自小紅書
另外,行政教輔之類的事務也多是扔給年輕教師做。有的新入職教師要兼任行政,有的則是擔任兼職輔導員或班主任。
你說不做不行嗎?還真不行。
很多過來人會提醒新入職教師拒絕行政工作,不然職業(yè)生涯會很慘。但實際上,很多都是不帶商量的,新教師話語權(quán)少,學校直接安排你做,你有的選嗎。
截圖自小紅書
03.
有編制也離職的教師
去年,我認識的一個同行離職了。離職那天,她發(fā)了條朋友圈:照片正中是一份手持的辭職報告,背景是美麗的校園。滿打滿算,她差不多工作了十年。
每次跟她聊到近況,言辭之間都透露著疲憊——
“學校最近發(fā)了新政策,教學科研要求變相提高了?!?/span>
“雖然今年招了一批新教師,但是壓力還是很大?!?/span>
“太多事情了,不加班根本做不完,上課已經(jīng)是最輕松的了。”
……
有人不理解,明明有編制,好好的干嘛要辭職。但是,其實在我們教師圈里,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只不過大多數(shù)人是想辭不敢辭,即使再苦再累也熬著罷了。
有編制,也不想干了,為什么?干不下去,太累了。不只是身體上的累,還有精神上的累。
工作越來越多,職稱遙遙無期,形式化嚴重,被領導PUA……高校尚且如此,中小學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xiàn)在的教師做得越來越累,工作+雜事壓得教師們喘不過氣,只是小呂成了被壓垮的一個。
教師是學校發(fā)展的第一資源,就像小呂絕筆“什么時候老師才能只做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師怎么能教出來積極樂觀的孩子呢?”當教師工作無邊界,優(yōu)秀師資被現(xiàn)實擊倒,學校、學生乃至教育都會無可避免受到影響。
小呂的事件,引發(fā)了公眾對教師健康的關(guān)注,有媒體倡議“給學生減負,也要給教師減負”。
我樂見教師的辛苦被看到,但還是感到遺憾:覺醒這件事,不應以生命為代價。
畢竟,沒有什么比你的生命更重要。
▍往期內(nèi)容
>>《國考高學歷崗位增加!碩博考公都有什么好處?丨高才情報局第97期》
>>《碩士可報,講師年薪高達47萬,中外合辦高校待遇究竟有多好?丨高才情報局第96期》
>>《高校碩士崗越來越少,想“上岸”需要具備什么條件?丨高才情報局第95期》
